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116章 瓦和现代建筑(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之前抗疲劳实验剩下的瓦片。”林楼回答的时候稍微有些忐忑,担心会引起贝聿铭的不快,毕竟这件事对他来说可不怎么开心。

果然,贝聿铭脸上的笑容定住了,现场陷入沉寂,过了一会儿他才轻叹一声,走上前拿起一块瓦片瞧了瞧,只见瓦片上因为热胀冷缩还有雨水侵蚀留下的斑驳印记果然证明了林楼的说法,这些瓦片真的不适合进行大面积铺设。

“这是抗疲劳实验之后的结果么?这些泥瓦比石板瓦实在是要脆弱太多了!”詹姆斯-弗里德曼观察后说道。

“是啊,身为一名建筑师,必须透彻地了解自己所使用的所有建材,在这方面我的确有些想当然了,多亏小林同学提醒,要不然等建成后再修改,那就麻烦大了!”贝聿铭又换了一块儿瓦,这块的问题更加严重,已经缺了一个角。

“你把这些瓦片运回来做什么?”吴委员好奇地问道,现在可没有建筑垃圾不能随便丢弃的规定,在他看来,这些瓦片已经没用了,干嘛还要费力气堆在院子里?

“在我看来,瓦不仅仅只有铺设屋顶这一个用途,也可以用与应用于外景墙、地铺以及其他装饰。”林楼解释道。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元素中,屋瓦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始于西周,盛于秦汉,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进步;它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更是一段深刻的文化记忆,中国人常说‘有瓦遮头便是家’,《清明上河图》里,一片京华烟云所笼罩的,就是无数青瓦盖顶的百姓人家。”

“宋代以后,随着琉璃技术的发展,瓦的色彩更加丰富,瓦片的不同颜色渐渐成了身份的象征,皇室使用威严的明黄色瓦片,亲王、坛庙专属的绿色琉璃瓦,寺庙和普通百姓则使用黑色瓦片。”林楼拿起一块青瓦展示给大家,旁边自有翻译把他的话翻译给外国人。

“质朴中散发着延绵不尽的烟火气息,作为中国古建筑的冠冕,屋顶瓦或古朴大气在巍巍皇权中遗世独立见证朝代的兴亡更替;或精巧温婉在江南烟雨中静默不语,洇染出一方诗意;一片瓦,方寸之间流转千年风雨,凝结旧日时光。”

“瓦在我眼中它并不仅仅是种建筑材料,它代表了一种境界,从一砖一瓦中找回中国的记忆,了解过去,才能展望未来。”林楼借用了王澍的名言。

“但是随着钢筋水泥时代的到来,瓦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建筑师们有了更好的材料,瓦片的作用慢慢消退,虽然之前也有人尝试在现代建筑中融入古典大屋顶,但这种设计存在着不少问题。”

进入近现代之后,中国建筑界有三次大屋顶的设计风潮,第一次是在1920-1930年代,国民政府编制“首都(南京)计划大纲”,提出“政治区之建筑物,宜尽量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凡古代宫殿之优美,务当一一施用”,商业区建筑“外部仍须有中国之点缀”,住宅区“外墙之周围,皆应加以中国亭阁屋檐之装饰物”。

诞生了诸如协和医院、辅仁大学、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燕园建筑群等一系列作品,梁思成和杨廷宝为此贡献颇多。

第二次是在1952-1956年,一五期间,大批苏联专家来华指导工作,他们认为当时流行于西方的现代建筑风格是资产阶级的,应该建设代表无产阶级和民族主义的建筑,提出建筑要“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

诞生了诸如北京友谊宾馆、人民英雄纪念碑、外贸部大楼、北京体育馆、全国政协礼堂、首都剧场等优秀建筑作品,这批仿古建筑都出自对中国传统建筑有深厚功力的建筑师之手,包含着浓郁中国传统韵味,建筑质量也高,日后列入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名录。

不过这种形式的建筑造价过高,且不实用,很快就以反浪费为理由遭到批判,大屋顶建设暂时停止;直到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为给这一庆典增加光彩,中央决定在北京建设十大建筑,于是传统的大屋顶再次亮相。

诞生了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等大屋顶建筑,有了之前的经验和教训,这批建筑设计水平更高,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但在这之后,大屋顶建筑就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究其原因,首先是浪费,在现代建筑头上加一个大屋顶,需要大量成本,但能起到的功能却很有限,就算没有大屋顶也不影响建筑的使用价值。

其次是美观的问题,中国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的长宽比截然不同,在单层建筑上盖个大屋顶显得很协调,但是在十多层高的现代建筑上加个大屋顶,则显得比例失调,看起来很是别扭。

佛塔之类的古典建筑虽然也高,也有大屋顶,不过佛塔每一层都有檐,这样看起来依旧协调,而现代风格的大楼则没办法这么做,或者说这么做浪费就更严重了,光溜溜的身子顶个大屋顶,着实不怎么好看。

“但是,瓦片就只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法和现代建筑相结合么?我不这么认为,随着新建材的出现,瓦片的重要性的确大大削弱,但距离彻底退出历史,还为时尚早,我们完全可以发掘出瓦片新的用途,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