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258章(1 / 2)

加入书签

“啊?不会吧?”

“白云村有这么糟糕吗?”

“一点粮食都种不出来?”

“那咱们吃什么啊?”

“咱们就是靠种地吃饭的农家子,不种地那哪行呀!”

“这可咋办呢?”

“难怪这个村子如此荒芜了,敢情是这样。”

“可咱们的户籍都办了啊,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

男人的话刚说完,宋家等人还没说完,倒是人群后面的村民们直接咋呼了起来,大家的脸上都透着焦急又担忧之色,那模样像是天要塌下来似的。

其实也不怪大家如此忧心忡忡,这些逃难的村民本就是孤注一掷的跑来南蛮,唯一心有安慰的就是可以任由他们开荒种地,种出来的土壤都算他们的,他们常年跟土地打交道,最不怕的就是辛苦。

如今好不容易落了户,可显然实际的情况跟他们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在此之前,他们心里就想着,就是再差的土地也不至于一点粮食也种不出来,那肯定是当地的人不擅长种地。

然而没想到这土壤是真的种不出粮食来啊!

现在仅有的精神慰藉也没了,这让一路上撑着一口气的村民如何接受得了?这无疑是浇灭了他们最后的一丝希望。

而站在前边的宋家等人的反应,就没有村民的情绪那么强烈了,倒不是他们不在乎粮食,而是这一行人从未接触过农务,对种植这方面压根就没什么概念。

即便落到现在这样的处境,但对毫无经验的他们而言,至少目前大家完全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所以哪怕听了男人讲述的困难,他们也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一行人里除了宋家因为是武将常年征战的原因,对农务之事稍微了解几分以外,曹文两家更是读书人家庭,完全没接触过半点农务。

就连那十几个犯了事被流放的人,在此之前也是在京城混吃混喝过日子,哪曾种过地啊?

宋家人之所以完全不担心,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家人不是种地的料,也没指望之后真就老老实实的靠种地过日子了,他们习武多年可不是白练的,进山打猎或是做一些手工活拿去卖,也能养活一家人子人。

更何况他们暗里还有些家底,这心里有底气,自然不会太发愁。

至于曹家及那十几个人流犯,那完全就是虚度日子的人,典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根本不会过多的考虑未来的事情。

文家人心里自然也有忧虑,但因为有宋家在,他们的情绪就没那么明显而已。

“好了,都安静点,吵吵闹闹的像什么样。”

李村长见村民们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连忙出声呵斥着众人,之前逃难的时候不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吗?

现在这般又是闹哪样?没得给他们李家村丢脸,没瞧见贵人们都不担心吗?也不知道他们这些人在慌什么?真是一点都沉不住气。

既然贵人们一开始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白云村,那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昨晚上他跟族老们也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不管是见识出身、还是学识头脑,他们这些泥腿子自然是比不过的,既然自知自身不足,那就学着紧跟优秀又聪明的人做事。

难得他们有机缘遇上这样的贵人,或许是老天爷对他们村的另一种补偿,就是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村里的后生们考虑啊。

如果他们赌对了,说不定就能为孩子们谋一条出路,他们虽然没什么见识,但有些道理还是明白的。

“”

村长一声吼,村民们立马噤了声,他们一群人都来自李家村,村里大多数人都姓李,而村长一家一直以来在村里都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与威信。

因为村长跟族老基本都是出自他们家那一脉,在村里有着绝对的权威,所以,谁也不敢得罪或是忤逆村长跟族老。

在村民心里有时候村长跟族老说的话,那可比一些里长镇长还管用,而且村长一家也是他们村里最有学问的人家。

因为村长家的男孩到了年龄都会送到镇上的私塾读书,虽然当年村长李鸣没有什么天赋,但他的小儿子却很有读书的天分,在去年考取了童生,也是他们李家村第一个有名头的读书人,未来必然不会太差了。

村长

像他们这样几代人都是泥腿子,向来最敬佩的就是读书人了,所以村长一家在村里有着十分举足轻重的地位。

村长李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对着宋父二人说道,“不好意思,让你们见笑了,乡亲们也是太着急了,既然选择了白云村,那我们自然不会有异议,往后大家就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了,有什么问题,大家都可以商量,一起解决嘛。”

“李村长说得对。”

宋父点头附和,毕竟白云村往后的农桑发展还需要李家村的村民出力,他们是不缺物资,可他们生活在白云村,不可能一直都啃老本,粮食可是非常重要的。

让他们几家人种地肯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