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828章(1 / 2)

加入书签

陆骁将刚刚跟父兄说的话,重新跟老爷子复述一遍。

老爷子如今虽然退下来,但在家庭中依然如擎天柱般的存在。

身后的人际网也是不可小觑,陆家三兄弟实干能力强。

再加上陆骁提前分析透露一些事,陆家在政界波云诡谲的形势中站队明确,跟着正确的领导走。

更有最高领导层对陆骁的看重,周璇的医术无形中也为陆家拉来不少好感。

如今的陆家在京城政治圈子,可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陆老爷子慈爱看着侃侃而谈的孙子,要说家里小辈最让他骄傲的该属宏毅了。

也是冲着他的才能,他这老东西在几个最高领导那,也有了几分脸面。

如今孙子倒腾出啥成就,总招他过去分享一番。

是以,他大概是家族里对孙子事业比较了解的人了。

陆骏想起几年前,弟弟给分析的局势,如今竟一一应验,不禁感叹他要是从政,指定也能干出一番成绩。

便开口询问他对未来的发展,有没有什么见解?

老爷子对这个话题显然也很感兴趣。

正是之前孙子劝解他们站队的方向,他立即拘着长子,不让急功近利下做出错误决定,才为家族避免一场祸事。

也正是由于阻止引导得及时,长子从开始的刚愎自用急功近利,也多了几分谨慎定性了些。

如今要是有更多的想法,对于家族而言真是天大的好事。

没办法,老爷子的亲弟弟一家被安排在关中任地方官。

堂弟一家在津市,家里有成器的晚辈,总想着往京城发展。

只有子孙站稳脚跟,才能将人拉拔回来,否则自己都顾不上,也省得让他们回来拖后腿吧。

宏毅没有回答,而是看着他哥,如今他走了科研这条路,家里挑大梁的非他哥莫属了。

剩下还有个顶用的,该算待在深市的堂哥陆轩了。

但深市正是腾飞的关口,堂哥才舍不得在攒政绩的重要关头撒手,短期内估计回不来。

都是自己的长辈,陆骁并没什么顾虑。

将他对八十年九十代国家会走的发展路子,及中央有可能会下达的政策,有可能影响陆家举措的提前透露一些。

完了看着他哥道:“哥,你现在所在的经济规划部,可别急得挪窝,后续国家重心会侧重在经济发展上,到时候大有可为哦。”

提防个别心怀叵测的外商

陆骏看着弟弟意有所指的目光心头大定。

他被清算前子承父业,在部队里当政委,属于儒将行列。

自平反之后,上面就安排他转业从政,刚去新单位报到不久,就被先后安排到沪市广城进修,李梓惠陪同前往一并学习。

中间还公费安排他们,去经济四小龙之一的香江,调研学习长见识。

如今夫妻俩被安排在新成立的招商部。

任职三年多,刚开始陆骏并没什么进展。

直到79年年底,上面公布深市成立经济特区,先试行改革开放政策。

陆骏他们才算找到方向,那就是考察国营工厂调查盈亏。

不调查还好,一调查吓了一跳,一些厂子竟是拆东墙补西墙在过日子,纯粹属于盈亏状况。

听弟弟刚才的话意,国营厂子未来后续,势必走向私人承包的道路。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陆骁拍了拍他哥的肩膀。

“努力吧,尽快爬到正科级,争取在这个单位成为一言堂。

到时候大量外商涌进来捞金时,咱大部分价美物廉的国货,能不能摆脱被恶意收购上的命运,就靠你从中周旋了。”

陆骏心里一突,怎么觉得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重起来了?

老爷子和陆彦昌对视一眼,也不知这话有什么含意。

这不上不下的感觉真难受,陆骏拉着他的手连声追问里面有什么说头。

陆骁眼神凌厉,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无数国外资本发现国内巨大市场的美好前景。

再加上国内银行为了招商,几近于无的贷款利率,以及政策的支持,无数外商蜂拥而至。

要说他们正在光明行商,良性竞争这倒没什么好说的

关键有些商人手段着实恶心人。

先是收购临近破产的国营工厂老品牌,然后将其生产线及产品放角落落灰。

再利用我方工厂的销售渠道,以及国民的信任度,倾尽全力用自己国家的产品替代本土产品,一点点的蚕食掉我国的老牌国货。

到了我国经济发展起来了,蓦然回首国货竟所剩无几,市面流通着的企业或品牌竟都是别国的产品。

老百姓吃穿用度,那可是天文数字般的市场盈利。

而现在一切都还没发生,国外资本尚且瞧不上国内市场,陆骁便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谁叫他哥恰好是管这个的,干脆就插上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