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824章(1 / 2)

加入书签

朝廷不剿西南诸国的理由只有一个——利益与收入不成正比。

西南富吗?

富。

但是其财富可以用于现在的国家发展吗?

不能。

更别提在遍布烟瘴的南方,西南也是棘手地里的佼佼者。

山形与茂林增加了治理与攻打的成本。

最著名的吃瘪者莫过于日后的大元——被人口不到五十万的西南灭了六万余人,不仅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更是为南方的反叛提供基础。

刘瑞想拿下西南吗?

想。

他想凭武力拿下西南吗?

不想。

所以在伐兵之外的最佳选择就是攻心。

展示肌肉是攻心的主菜,利诱是攻心的甜点。

饭到最后,所有人都腹中有牛,所以在这酒足饭饱的时刻里,如何让人再吃一盘,吃了忘返,就要考验庖厨的手艺。

而这换到无血拿地的大谈判上,就是利益的分配问题,以及如何不被人当凯子狂捞。

“陛下若能拿到南越,直入最南的海岸郡县,就不需要西南诸国承担运行蜀身毒道的风险的。”宁成在幕后喃喃自语道。

“你想多了。”

他循着那莫名响起反对声望去,只见哄好阆中长公主的赵子鸢同样盯着宴上的场景,不疾不徐道:“即使拿下南越的出海口,也无法凭海路抵达身毒之地。”

亚洲的马六甲海峡位于新加坡苏门答腊岛之间,不仅成了新加坡的繁荣基础,更是给广东海南带来压力——因为要绕过长长的泰国半岛与马来西亚半岛,所以对航行增加的中国商船而言,无疑是巨大成本。

也是由于这个缘故,政治或军事论坛上偶尔会有“如果你要吞并邻国,你会选择哪一邻国”的敏感问题。

不少人在下方回答“缅甸”。

原因无它。

一个绕过马六甲海峡的出海口实在是太香。

更香的是缅甸若是纳入版图,就等于在三哥的屁股后安把刀子,同时对东南亚成两面包夹之势。

当然,中国若有缅甸的出海口,东南亚的出口量也会下降,经济更是随着军事的笼中斗而任人揉搓。

但……

拿下缅甸哪有那么容易。

古人对缅甸又非一无所知,那为何在拿下南越的同时不拿下缅甸?

是不想吗?

难道还是有心无力?

宁成知道这个女人靠近中央,几乎是和权力的中心有着半师之谊,所以对她还算尊重:“卫尉是拿南方的出海口去诈西南诸国。”

赵子鸢点了点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中国搭上wto的快车才有近十年的经济腾飞。同理,西域和西南诸国靠贸易的通道赚了不少,迎来一波经济腾飞与人口增长,所以他们需要担心自己不是掮客的唯一选择后,国内会有不满之声。

“他们不知南方海岸的真实模样?”

“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出山区,更别提对远方的海岸有所了解。”赵子鸢很无语道:“大海上过二十里就空无一物。南方的渔民都不知本地的海域全貌,更何况是山里的土著。”

所以郅都假装吓人也是有着一定把握。

“虽说南越的出海口不足以让汉商抵达身毒之地,但要是把南边的诸国尽收囊中,不就有去身毒的海口。”宁成的话让赵子鸢的眉头一挑,想提醒他别忘大汉的国库不够,但又觉得陛下的野心不止于此,搞不好从南方到北方,无论是知道的国家还是不知道的国家,都在他的觊觎名单上。

“这不好说。”赵子鸢见天色已晚,喝了酒又受了恐吓的西南使者也该回去休整一下,于是结束她与宁成的短暂谈话。

“啧!仗着宣室的三分情还真拿自己当人物了。”宁成的脸色在对方走后骤然一冷,琢磨着要如何建功,如何谋取更大利益。

这边想着如何恐吓西南诸国,那边的南越也是风波不断,赵氏的笑话像五六月的节日,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目不暇接。

“又是谁给谁下毒,谁应谁的邀约落水受病了?”昌平大长公主在吕嘉的旧宅里揉揉眉头,不断地重复代掌朝政——挑选傀儡——放权隐退——赵家内斗——傀儡下台——出面平叛——代掌朝政的恶性循环。

南越的臣民原以为这刘氏的公主来摘桃子,结果人家十分能装,言行举止不仅让人挑不出错,更是在赵佗之死,赵氏内斗的风波被一一平息后选了新王,果断放权地让赵家人自己治理。

“孤是来替陛下监国(才怪)的,并没有想篡越自立的意思。”

昌平大长公主说得好听,做的更好,一时间竟搞得南越不好意思。

而被她从宗室子捧成新王的赵氏子孙也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惶恐模样。

昌平大大长公主放权放得太痛快,之后更是点了几下就很不耐烦地让新王自便,所以后者在不动摇公主势力的情况下推行新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