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431章(1 / 2)

加入书签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像祁秋年这么平易近人的侯爷,或许是因为这位侯爷是商贾出身的原因?

而且这侯爷也不是那种文绉绉,骂人他都听不懂的那种。

祁秋年的态度,让刘猛不由得心生好感,当然了,这个好感只是想交朋友的那种好感。

他身边虽然有个卫文,但卫文也只能在小事情上帮他动一下脑子,毕竟卫文同样出身乡野,他的见识,就造就了他的能力。

比起侯爷,要差很远,他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祁秋年这边,自然也是有心想要结交的。

之前觉得这刘猛脑子不太好使,方便他们拿捏,但是刘猛身边有了个卫文,这卫文暂时还看不出有多高的计谋才智,但是应该比刘猛这个纯粹的莽夫要好得多。

既然如此,他们的关系就不能是拿捏了,应该是合作关系。

祁秋年又琢磨了一下,“等这次军饷的事情解决了之后,怕是他们又要从士兵身上做手脚了。”

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句话用在李国公身上也正合适。

从前,这李家军在北方做土皇帝,没人能管得了他们,即便是周围几个州府的太守,都得要给他们三分薄面。

如今,祁秋年和晏云澈来了,刚到北宜,就杀了他们李家人不说。

如今,陛下又另派了一个外人过来做守将。

那李家军有脾气也很正常。

在加上,晏云澈这个安北王的封号,已经足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北方几个州府,日后都会是晏云澈的封地。

李国公不管有没有谋反的心,都不会允许晏云澈在北方发展起来的。

目前,他们还没动手,是因为他们小打小闹,做生意,修路,都不是大问题,这都是跟着国家政策在行动呢。

但他们要是有了别的动作,威胁到李家军了,那李公国必然比他们还更先动手。

如今,这时局,是真的开始复杂起来了。

在不久之后,祁秋年今天的揣测,便是一语成谶。

刘猛的奏折,送到京城之后,陛下在早朝上大发雷霆。

之前宣李国公进京问罪,陛下就找了理由,将李国公留在京城。

当然了,李国公肯定是想要回北方来的,毕竟这才是他的天地。

估摸着,他原本也想借此机会,就说北方的军中政务无人打理,他就刚好有理由可以回北方坐镇了。

可没想到刘猛如此直接,居然到陛下面前告状,说李家军那边不给他发军饷。

刘猛的奏折应该是卫文润色过的,应该也是去其他州府打探过了,其他州府的将士,军饷都是如数下发下去的。

这下可就捅了娄子了,其他周边的几个州府也都是李家的人在驻守,李家人就能准时收到军饷,这北宜刚换了将领,就排外,不给人军饷了。

那李国公说是军务无人打理,所以才没办法及时给北宜送军饷,可其他州府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陛下大发雷霆,“若是你们李家军,琐事都需要你国公爷手把手亲自去打理,就连发放军饷这种小事情,都需要你亲自过目的话,那李家军的内政怕是要重新调整了。”

陛下这话说的就有些严厉了,直白一点,就是说如果李国公的内政如果不能打理,他就要派人去打理了。

军营当中,当然也不全是武将,也会有管理军营内政的,也就是俗称的后勤部门。

像是发放军饷,一直都是军队后勤的事情。

这李国公不在北方,那后勤连军饷都不给人家发了,要么是没能力,要么就是故意为难刘猛这个外来的将领。

无论李国公怎么解释,这罪名都得按在他身上了。

而他想要回北方的想法,又再次落空。

这事情闹了一场,北宜这边,刘猛也如数收到了军饷。

之前他们还在猜测,那李家会不会给他们送一些边角料的粮食,或者啥的次品,但仔细检查了一番,发现都是符合规制的,没有以次充好。

这消息,刘猛又来和祁秋年透了个气儿。

祁秋年若有所思,“他们在这个节骨眼上,确实不至于在军饷上动手脚了,如果再敢动手脚,咱们再报一个奏折上去,那到时候李国功又得吃不了兜着走了,咱们就等他下一周是要干什么吧?”

李国公的下一招还挺聪明,居然直接送来了军令,说军队需要整顿,重新调派士兵。

这权力确实是属于李国公的,毕竟这李家军都归他调派。

然后用着这个名义,将半数北宜的守军都给调走了。

李猛一下子就急了,北宜本来就只三千多个守军,这突然被调走一半,就还剩一千五百个人了。

一千五百个人,要如何守护一个州府呢?

那边给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刘将军放心,这批将士只是暂时抽调,过些日子,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