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197章(1 / 2)

加入书签

他们老曹家没有糊涂蛋!

孙权啧了啧嘴:“原则上。”

秉持着自己被子孙恶心到了也不能让别人家好过的理念,他玩味地开始抠字眼:“既然都是原则上了,那么实际上肯定不会如此操作的啦。”

“毕竟一看背景,诶,全都是熟悉的人呀,那么自然而然就信重起来了不是吗?这家世这一项,不就在旁人眼中越来越重要了吗?”

周瑜看着他,有些欲言又止:

可是你自己难道不也是这样?

“所以至尊以后也不要对循儿胤儿他们宠爱太过了。”

斟酌了一会言词,想起孙权先前破防的模样,心下到底软了半截,周瑜开口的语气也就称得上和缓。

“毕竟至尊也不想看见东吴变成晋朝那副模样吧?”

孙权:……

有种自己内涵到了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错觉。

【结果到了曹芳的时候,或者准确说,是当时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之后,成功掌握了曹魏大权的司马懿手上,事情发生了转变。】

曹操:……

很好。

也许是前面晋朝的含量并不算少,面对这个最终的结果,曹操只感觉自己竟然都生不出几分意外的情绪,反而平淡地接受了下来。

不止是司马懿的后人作妖,他本人也逃脱不了干系是吧。

他很平静地这般想着,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那他也不用纠结顾惜司马懿本人的才干了。

【他在州也增设了大中正一职,在加强中央对于选官权的把控的同时,因为坐镇中央的本身就已经是坐大的世家门阀,给予了世家大族操控选官权的权力。

随着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地方上的世家固然因此衰落下去,而中央豪门的势力,却一发不可收拾地壮大起来。

两晋时期,名门出身的名士,弱冠之年就已然凭借门第而得中正高品,成为了皇帝的近臣或者重臣的现象绝不罕见。

在可考的西晋入仕的192人中,凭借门第直接入仕的有56人。到了东晋则更为离谱,入仕的209人中,门第直接入仕的甚至上升到了118人。

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确立的本意已经荡然无存,称得上一句有名无实,成为了世家大族为自家子弟前途、家族利益谋取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所以,这就是后世人对晋朝鄙夷的原因……之一?”

曹操沉吟着陷入思考,本出口的猜测到了话尾还是给自己留下了些许余地。

可是这个猜测在得出的同时就足够引起他的深思,让他反复咀嚼揣摩着背后透露出来的意思。

“皇帝和世家共治天下,这当然相当荒谬。”

他跟着脑海中的思绪,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案几。

没有一个大权在握的实权皇帝可以容忍下这样的局面,甚至不需要真正的实权,他看刘协的时候,都能够在他时而没有遮掩完全的眼神中看出一份隐忍着的情绪。

在第一次看见那种眼神的时候,曹操就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

哪怕是自登基以来都没认真掌握过几天真正皇帝所该拥有的权柄的刘协,在发觉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被人所客观威胁到的时候,他的反应也是足够强硬的。

结果那群东晋皇帝?门阀政治都出来了,该不会皇帝的威严和地位连刘协都不如?

这怎么不算彻底的荒谬呢。

“但是,豪强的发展……”

他难免有些困扰,为着所谓的上升渠道和阶层流动性:官宦世家的出现,他们看得实在太多了。

旧的势力不合人意,那就扶持一帮新人。用后世人的话来说,就是新的世家取代旧的世家,反反复复,权势显赫的人物各有不同,但归根到底,每次都有新的家族崛起。

毕竟他们需要人才,需要拥有足够知识和才能,足以治理一方乃至于国家的人物。

很遗憾,这样的人,背后十有八九都要有一方势力的支持。

“那么后世人是怎么控制这种情况发生的呢……?”

没有人回应,室内只有曹丞相一人沉默的遐想。

【话题好像扯开太远,我们先把时间线往前面回拨,回到曹操的时代,那个三国还没真正建立起来的时代。】

众人:……

谢谢,后世人你要是不提,我们都已经默认你要开始讲那晋朝了。

“那曹孟德有什么好看的。”

孙权原本心情复杂地想要听一听那东晋到底还能闹出什么样的笑话来,到底有没有把他的建业给玷污了(顺带正在思考,自己未来到底是把哪座城的名字改成建业了)。

结果冷不丁就被天幕给带回他们已知的过去,于是到底有些兴致缺缺起来。

【我们之前讲到曹操遭报应了成功被背刺,差点一蹶不振投靠袁绍,好不容易才重新调整好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