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461节(1 / 2)

加入书签

柳苇:“这是宫殿吗。”

王导:“祝家楼当时就是仿着法国宫殿造的嘛。”

柳苇:“好有钱……可惜后来败落了。”

王导:“富不过三代嘛。好了,这就是你一会儿要进的大门,先熟悉熟悉。对了,我听说你住别墅的,跟这个差不多吧?”

柳苇:“没有啊!差别大了去了!再说,我那别墅是公司给的,不是我自己买的。”

两人一起往下走,她接着吐槽:“我的别墅才不要这么多台阶,回个家还要上这么多台阶,要累死我啊。”

王导哈哈大笑:“台阶多才显得你家门第高嘛。”

柳苇:“平平的就好,年轻时上台阶不觉得,年纪大了上台阶会更辛苦的,以后您就知道了,年纪越大,越巴不得住在平地上。”

王导笑得更厉害了:“你这夸我夸得……原来我还不老啊。”

柳苇:“您听出来了?我这功力还不到家啊。”

费丙汤听说今天是第一天现场,特意过来看一看情况。他走过来就看到小柳把王导逗得哈哈直乐,不怪他喜欢这个孩子,懂事,老王这个人其实挺没架子的,结果这回一起拍戏,开始就把老王气得不轻,都说他是为了钱来的,还为了钱推明星进组,他发了几回火才把这股歪风邪气压下去,现在真是风气坏了,各种小道消息传起来就没完,逼得人要自证清白才能继续做事,太伤人心了。

演技好,会做人,不在剧组拉帮结派,这就是好演员。

要是他以后还要带项目,他肯定要把她拉进来的。合作起来顺心的演员那一定是要继续合作的。

柳苇回去换好衣服就开始拍了。

第一镜特别简单,阳光好嘛,就让她在街上轻快的走一走,然后拐进一家书店就行了。

然后回去换衣服,再走一遍,这回进了另一家店。

然后重复。

等阳光太大了,不好拍了,就让她进店。

街上的店都是真实的店,里面放一个群演就能直接演戏了。

店里也早布置好了,书店就放一个穿长衫的先生,西点店就放一个大胡子洋人,货真价实的洋人。

先在书店拍。

第一镜,镜头从背面带,拍她的侧面。

她在书店里慢慢走过,然后拿起一本书。

放下,换机位。

摄影师挪到她的侧面,拍侧边的大头特写。

她再次拿起书,好奇的打开看——只有第一页有字,所以不能翻得太后面。

所以她打开封面,让摄像能拍到第一页。

关于民国文人当时的文学风格,那是多种多样,花样百出的。毕竟那是一个思想奔放的年代。

这间门书店里放的就是当时一些文人比较出名的作品。

据说还被王导打回去一回,因为做的第一版道具出来是横板,王导一检查就发大火,改成竖板做了第二回才算完。

祝女士回忆录里重点提起的中西结合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根本找不到原版,应该只是当时的作者写的一部天马行空的小文,用来赚稿费的。

其他的书都好说,唯独这一本,复原都不知道怎么搞。

道具只好做出来一本只有封皮的假书,里面也只有目录那一页有字,后面就没有了,毕竟单为这个再写一部出来也没必要。

所以镜头上滑,柳苇放心的往后翻,并把书举高,仿佛在借光,然后对着空白书页露出充满兴趣的神色。

她目光发亮的连看好几页,直到书店老板清了清喉咙,才赶紧拿起来,走出去付钱,买书。

再暂停换机位。

她从书店出去,这个是从书店老板角度拍她的背影。

这一幕完。

休息,吃午饭。

她冲回房车冲凉,再吃本来已经凉了,但是又仿佛是被太阳给晒热的饭菜。

不太好吃,木须肉片的肉片挂了太多的浆,她只挑里面的黄瓜片、胡罗卜片和木耳给吃了。

米饭里放的大鸡腿倒是很好吃,全吃了。

然后敷个面膜,小睡十五分钟。

换衣服化妆继续。

下午还是晒,果断先继续拍室内的场面。

这一幕就是西点店,拍得很快。

比较辛苦的是摄像师他们,因为他们是在窗户外边拍她,就是她进门后,他们不跟着进去,她在里面跟中国话已经很好的洋人大叔交流几句再提着面包篮子出门就行了,洋人大叔还用一块红布盖住面包篮子里的面包。

洋人大叔说的是:“这个面包很好吃,是我在超市买的,可以吃,请你吃。”

柳苇很惊喜,以为遇上洋人粉丝了:“谢谢。”

洋人大叔:“给我介绍剧组。”

柳苇要笑死,连连点头保证如果接下来还有洋人的戏份肯定找他。

反正王导只要求她在里面跟洋人厨子说几句话,不收音也不知道他们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