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102节(2 / 4)

加入书签

叛离,又恰遇暴风雪,羊马死亡甚多,因而发生了饥荒,族人纷纷离散。贞观三年八月,唐太宗接受了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决定出击东-突厥,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发起了强大的军事攻势。

贞观四年正月,朔风凛冽,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出发,向恶阳岭挺进。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唐军会突如其来,兵将相顾,无不大惊失色。

他们判定:如果唐兵不倾国而来,李靖决不会孤军深入,于是“一日数惊”。李靖探知这一消息,密令间谍离间其心腹,其亲信康苏密前来投降。李靖迅即进击定襄,在夜幕掩护下,一举攻入城内,俘获了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正道及原炀帝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亡。

唐太宗刚即位不几天,突厥颉利可汗乘唐朝皇帝更替之机,遂率十几万精锐骑兵再次进犯泾州,并长驱直入,兵临渭水便桥之北,不断派精骑挑战,还派其心腹执失思力入朝,以观察虚实。

当时征调的诸州军马尚未赶到,长安市民能拿兵器打仗者也不过几万人,形势十分危急。在此种情况下,太宗曾冒险亲临渭水桥,与颉利可汗结盟,突厥才退兵。

所以唐朝和突厥的仇很大,李世民更是不会放过突厥。而突厥人准备投降休养一阵,李世民假装答应,表面上派出使臣宣慰,暗地里让李靖择机再次攻击突厥。

李靖率军进至阴山,遇到突厥斥候千余帐,一战而全部俘获,命与唐军同行。这时,颉利可汗见到唐使臣,放松了戒备。李靖前锋苏定方率领的两百余骑又乘着大雾,悄然疾行,直到距牙帐七里远的地方才被发觉。

如同惊弓之鸟的颉利可汗慌忙骑马逃走,突厥军也四散而逃。李靖大军随之赶到,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缴获牛羊数十万只(头),这个逼着李世民搞城下之盟的草原天骄随后被李道宗擒获。

这一战之后朝中有人诬告李靖,李靖也急流勇退,深知月满则亏的道理。只是吐谷浑再次进犯大唐西边,李靖带着大军出征,当时侯君集就是李靖手下一个方面军总管,灭了吐谷浑后,李靖归隐,侯君集爬了上来。

李靖明察事件,善于见微而知著。唐太宗要他教给侯君集兵法,后来侯君集上奏太宗,说李靖将反,因为每到精微之处,李靖则不教授。太宗听后责备李靖,李靖却回答说:“此君集反耳。今国家安定,臣之所教,足以安制四夷矣。今君集求尽臣之术者,是将有异志焉。”

此时,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迹,太宗似不相信。一次,朝后回尚书省,侯君集骑马越过省门数步尚未发觉。李靖见到这种情况,便对人说:“侯君集意不在人下,必将反矣。”

至贞观十七年四月,侯君集果然与太子承乾谋反,事情败露后被杀,证明了李靖的预见准确无误。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情恶化,唐太宗亲临病榻慰问。他见李靖病危,涕泪俱下,十分难过地对李靖说:“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

这年四月二十三日,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岁。唐太宗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坟墓如同卫青、霍去病故事,筑坟形如同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积石二山形状,“以旌殊绩”。

因为他战功显赫,死后经常显灵,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为其建庙供奉,于是到晚唐时候,李靖渐渐被神化了。

有一本书叫《战争教父李靖》,怀旧船长著,2012年7月出版。首次系统地对李靖作了系统介绍,对古代特种兵(李靖三千精锐袭突厥)、军事情报(专门训习斥候)、古代水战(平定岭南和江南)、集团作战(统率李世绩、侯君集、李道宗、苏定方、尉迟恭、薛万彻等大唐名将)、科学练兵(集中体现在改重骑兵为轻骑兵、训习无敌舰队、培养李世绩/侯君集/李道宗/苏定方/裴行俭等不世之才、重视交通/马匹/粮草)等有系统解构,再现初唐从大乱到大治的宏大图景。

所以蒙骜被李靖揍趴下,很正常。

蒙骜能全身而退,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一件事情。

而李靖,则是公孙策将来必须要越过的第一道障碍。

石亭

四月初二,朝阳坡公孙策难得睡了一个懒觉。

下着小雨,听着雨声和树枝摇曳声,还有怀中女人平静的呼吸声。

他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多愿意这一刻能够永久。

雨声中传来他最不愿听的脚步声,当木门被拉开,他抓起旁边的靴子直接投了过去。来人躲闪及时,竟发出男人的笑声。

这让公孙策猛地跳了起来,在朝阳坡上新建好的宫殿里,是杜绝一切雄性生物的!能来这里的只有公孙一族,而公孙英在夏城军务繁忙,他实在是想不到来的人会是谁。

“三哥,是我!”

“小七?”公孙策轻轻起身,披了一条棉被就走出卧室。

“你怎么来了?”公孙策悄声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