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我们的1654 第730节(5 / 8)

加入书签

对于微波波段的电磁波,让正常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可以使得整体产生凹透镜的效果,进行战术欺骗。

当b点向水和空气的分界面考虑时,a点比b点靠拢得更快。最后,a点进入界面,而b点尚在水中,此时光线从b点沿着这条路径传播,将不能进入空气中,而是反射回到水中!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现代光通信使用光纤,光纤外包裹着涂层,光在涂层中的速度大于光纤中的速度。那么只要光的入射角度合适,就会发生全反射,保证了光束的完整性。(当发生全反射时,光的反射点所接触的高光速区域虽然没有光线,但却存在凋落场,是一种准静态的场分布,在分界面上场最强,随着远离分界面,场越来越弱,按照指数衰减。事实上,从凋落场的变化也可以获得光纤内部的信号。也就是说窃取光信号不必剪断光纤。)

大量动物都有伪装能力,皮毛和环境的协调使得在可见光条件下,很难分辨动物和背、景。军装中的迷彩服也采用这种形式,并根据作战区域不同有各种迷彩服类型。当照射的电磁波频率发生变化时,这些伪装不值一提。雷达使用的频率相对可见光很低,在微波频段。但是在雷达扫描下,再出色的迷彩服也没有用处。蛇采用红外线感受器官来侦测猎物的所在,此时伪装完全失效。最早的空空制导导、弹就以响尾蛇命名。不过早期红外线制导的缺陷是无法判定太阳和目标的尾气,当远距离飞机向太阳方向飞行时,导、弹易被误导。在精确确定温度后就可以降低失误。

大雾天气,很难看到远处情形。此时红橙色的灯光相对照射的更远一些。雾天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对光有散射作用,阻碍了光线的传播。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是红光,700n(纳米),最短的是紫光,400n。(肉眼对紫色相对不敏感,蓝色较醒目)由于波长差了将近一倍,红光绕射能力强于蓝光频率越高。故频率越高,波长越小,绕射能力越低,散射越强。所以天空是蓝色的。早上的太阳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在早几个时区的天空是蓝色的。同样路灯选取高压钠灯,光线是黄色的,也有利于雾天照明。野外露营的帐篷、探险队外套、救生衣都选用红橙色,方便远处寻找。当然冒充特种兵是你的自由。

自然界的电磁波,都是多个频率的混合。1960年人工制造了单个频率的电磁波:激光(ser),实际上,激光也不是单个频率的光,只不过频率相差非常小的混合频率光。没有激光,就没有现在的dvd。

收音机、电视机都能接收不同的频道,差别就是频率不同。我们的眼睛也是一台收音机,不过仅能接收一个频道,就是可见光频道。同理,耳朵也是机械波收音机,接收20-20khz机械波频道。

太阳光是te波,电场和磁场振动方向是垂直于传播方向。以传播方向为轴,那么绕轴360度范围内任意一个方向都可能是电场的振动方向。由于太阳光是从太阳表面各处集合而来,所以电场在各个方向都有,能量平均。但是某些物质仅允许电场为特定振动方向的电磁波透过,其他方向不被允许。这种光称为偏振光。汽车司机挡风玻璃上方有个档光板,就只允许特定电场方向的光通过。可以避免对面直射光对司机眼睛的干扰。观看立体电影需要立体眼镜,眼镜片就是偏转片,这样两眼看到不同的图像,差别刚好产生立体效果。太阳光照射在透明物体上,产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有部分偏振,在特定角度上,反射光完全偏振,这个角度称为布儒斯特角。自然界中,蜜蜂、蚂蚁、候鸟可以利用偏振光导航。

1895年德国人伦琴发现了x射线。这种射线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被用于透视人体内部器官和骨骼。对人体有较强伤害。一般使用金属铅作为防护。1900年法国人维拉德发现穿透力非常强大射线,命名为伽玛射线。随后证明这两种射线都是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在实际的表现中,两种射线类似粒子行为,也就是说电磁波在频率不同时,行为差异非常大,导致截然相反的属性出现。

粒子行为可以是一个一个地进行,波却是一种分布的表现。低频率时电磁波完全是波的行为,非常高频率(x射线)时,行为就像粒子,那么当频率适中时,就可以同时表现出波和粒子行为。那么,一个粒子如何表现波的行为?一束光通过一个小孔时,表现出衍射的行为,如右图激光的衍射效果。当一个粒子通过同一个小孔时,只能到达一个特定的位置。如何让粒子表现出波的效果?重复让粒子通过小孔,就会发现,粒子的抵达的位置并不固定!当大量粒子通过小孔后,多数粒子集中抵达在中心位置,少量抵达外围,距离中心越远,数量越少。把这些抵达后粒子的结果叠加在一起,发现效果和波衍射的结果完全相同!也就是说,粒子在通过小孔时,抵达不同位置的可能性(称为几率)不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固定的轨迹。这种各个位置都有几率的出现就是粒子的波行为。波是如何体现出粒子行为呢?同频率的两束电磁波在波长范围内接近时,才能发生波的干涉。而高频率的波长非常小,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真发生,外在表现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