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二章 传道者(1 / 3)

加入书签

多管电梯是个相当巨大的建筑构造,大到你看不出完整的它是什么样子。

当你在远方,它被眾多民宅遮去了全貌;当你走近,你只能看到一整排的电梯在你眼前上上下下。

正闻深呼吸一口气,彷佛他正要潜水,他的座车缓缓的驶入电梯中。

正驾驶座的水雾投影显示出一段示范影像,等等要经歷一段超过一公里的高速垂直升降,因此电梯里的减压系统开始运作了。

大气压力的强度排除了外营力的作用之后,就只剩下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我们的地心引力是它最大的变数。因此虽然地表的气候影响不到地下城里,但随着与地心距离而改变的气压反而是地下城的居民每天都要面对的小麻烦。

如果正闻不静下来跟着示范影像操作,到达表层后他轻则高山症,重则血栓,地下城之中的气压变化可不是闹着玩的。

「表层到了,请乘客注意体温及心跳,如有不适请儘速啟用远端诊疗系统并安排就医。」

正闻再次深吸一口气,他可能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点晕吧,不知道这只是单纯的心里作用还是真的高度变化引起了些许不适。

不碍事吧?

正闻偷偷在心里问自己。

等到车子驶入表层后,正闻很确定自己只是过虑了,他的体能状况好得很。

离开了电梯,?午天幕的人工阳光透过车窗刺得他瞇起了双眼,这让他有点疑惑了。虽然名为表层但还是在地底下,这里的天幕怎么会亮成这样?不是才早上五点多吗?

「啊??我真蠢,忘了有时差。」

为了因应国际化的需求,以及让电力和能源分配不要出现过度的高峰,台北市地下城每一层楼其实都有些许的时差。

正闻用力眨了眨眼,一个鐘点数字显示在他视野右下角。

这只是他「想像」中的报时画面,利用一些植入式思维辅助元件在他脑中形成的类视觉成像。

他的眼睛其实没有看到任何东西,只是植入式思维辅助元件让他的大脑觉得自己有「看到」而已。

他动了动心思,鐘点一跳跳到了下午一点。

「呵呵,好难得我的时鐘会和市政府同步。」正闻轻松的笑了笑,他在想,也许今后每天都要这样调整了。

多管电梯的表层出口就是四通八达的台北转运站,正闻的车离开此处驶上了市民大道。

一路上都是政府机关的办公大楼,随处都可以看得到混凝土建材的外壁上混搭着磁砖和植生墙。这古色古香的城市风貌,据说和六百年前台北市还在地上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

车辆转入建国南路继续在台北地下城市区前进,即使是在表层这种房地產价格相对便宜的区域,城市的规划仍然让人觉得清爽宽敞。

道路上的车流绝对不算少,但在人工智能的驾驶下,每辆车子的间距都保持在令人毫无压力的三十公尺以上。

即使前面的车里有人为了追求刺激而亲自手动驾驶,你也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会令他会路怒症发作。因为稳定的车速和足够的缓衝距离,你连喇叭都不太需要按到。

车平稳的走着,像极了正闻过去的人生。

辛亥路、新生南路??

「目的地已到达。」

通过自动筛检闸门后,人工智能在龙芳国小的附设停车场停好车。正闻打开车门,踏着稳健的步阀走入校园中。

『唤起校园导览』正闻在心中默想。

一个小小的,色彩繽纷的的校园透视图显现在他眼前,接着他便随着导覧的指示迈步走向学务处。

这所学校虽然不是富人子弟就读的,但基础设施一样也没少,就是看起来旧了点,顶多勘用而已。

其实旧也是正常的啦,毕竟从创校时期开始一直到现在也快要七百年了。虽然歴经了多次的整合、併校、改制,校名不知道变了几次,但校园本身可是一直不变的,七百年来它唯一的一次大变动便是整间校园搬入地下城那一次。

正闻走在日治时期建造的校园回廊下,他向着校园中庭的水池和花坛看去,有一位年轻男老师带着十多个小朋友正在其中探索。

「十几个学生却只有一个老师,这样子他应付得来吗?」正闻悄悄地自言自语,他记得自己在接受初等教育的时候一同学习的同学只有六个人,而且有两位老师在带领他们。

中庭的后方是另一条走廊,从走廊看过去另一端是学校的操场。

在晴光之下,一群小朋友在操场追逐奔跑着,旁边还有几个看起来像是裁判的成年人。

正闻带着好奇心走近去看了几分鐘。

看那群小朋友的动作,他们应该是在踢足球吧?

射门、盘球、阻截、顶球,小朋友稚嫩的身手透露出一股憨拙可爱的感觉。

不过,小孩子虽然玩得很起劲,正闻却没看见球门和球。球场上没有画出任何标线,但每个孩子却又很清楚中场在哪、禁区在哪、边界在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