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大唐作死之旅 第24节(3 / 4)

加入书签

,认为儿子做的都是对的,儿子说的都是好的,他会下意识的去分析他儿子是有什么目的?是想要建诸侯国吗?

“哦?你有什么想法不如说来听听?”李世民把玩着手中的竹刀,对于李恪要说的话倒真有几分好奇。

李恪坦然的看着李世民说道:“阿爹,万万不能封建诸侯国。”

李世民一听来了兴趣:“哦?说说。”

李恪咬牙说道:“诸侯国虽归圣人领导,却终究固守一地,周朝曾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汉朝诸多君主为削藩竭尽心力却依旧时常有诸侯王反,此殷鉴不远,还请阿爹三思。”

李世民意味深长的看着他:“你不想要诸侯国?”

李恪怔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李世民会如此直接,他低头说道:“儿子……儿子自也是心动过的,然而为国家长久计,此路却是不通。”

李世民听得身心舒畅,他并不在意儿子有私心,如果李恪真的大义凛然的说他不在乎自身只为了大唐,李世民才会不相信他,李恪说自己有私心,但是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更显得他的话真实可靠。

“怎么想起突然说这个来了?”之前因为诸王身份敏感,所以在商议的时候并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李世民对李恪多少是了解的,他这个儿子不像是会掺合这件事情的人。

李恪犹豫了一下才小声说道:“郐王叔他们曾经来找过儿子,送了好多东西……”

李恪没有说太明白,不过他觉得李世民肯定能懂。

李世民也的确懂了,郐王李元裕这是想要找个能说上话的人,李世民如今最宠爱的儿子出了三个嫡子就是李恪了,李承乾是太子,他们肯定说服不了李承乾,李泰和李治都还太小,未必懂这些含义。

想来想去也的确是只有李恪比较合适了,毕竟李恪也是亲王。想到这里李世民的心情就变的不太好,坐在皇位上的人对于弟弟总是比较防备的,更何况之前李世民也不是没有弟弟起兵造反。

只是将弟弟都赶尽杀绝也不好,毕竟之前他已经杀了一兄一弟了。剩下这些弟弟如果老实的话留着他们展示自己的仁慈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没想到这些人一点都不安分,居然还要利用他的儿子。

换位思考这种事情并不存在于李世民身上,或者说在面对弟弟们的时候,李世民会不自觉地用最阴暗的想法去揣测他们。

这些弟弟或许因为年纪的原因并不能对他的统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他的儿子呢?李世民能够在血与火之中走出来,并且坐上皇位,他就不是个鼠目寸光的人,他在培养儿子,也会思考儿子接班时候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不论怎样过于强大的皇叔都没必要存在,李恪见李世民眼神渐冷心中松了口气,他总算是将自己摘出来了。

本来这件事儿他不想去干涉的,现在他秉持的原则就是不管朝上发生什么事情,除非跟他有关系的,否则能不管就不管,可这一次偏偏被找上门来。

李恪不是一无所知的少年,他脑子一转就知道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只怕是要被怀疑的,他就算拒绝了李元裕他们又能怎么样?他们如果铁了心的想要把他拉下水,到时候倒霉的还是李恪。

李世民的好感度这东西,刷起来贼不容易,但是想要掉下去真是太容易了,李恪努力了那么久现在发现有人要搞破坏,不能忍!

从立政殿出来之后,李恪就松了口气,然后第二天安安静静的去朝上当背景板,最后李世民和群臣决定皇亲宗室可为地方长官,并且能传位于子孙。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框架,具体的规定还要继续跟进。

李恪听到这个结果之后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李元裕他们,还好这些人的演技还能让他们保持着不动声色,只不过李世民已经对他们有了防范之心,他们表现的再淡定也没用。

就在李恪以为今天的大朝会重点已经讲完,准备等着退朝的时候,就见马周商上表请奏表示:臣伏见大安宫在宫城之西,其墙宇宫缺之制,方之紫极,尚为卑小。臣伏以东宫皇太子之宅,犹处城中,大安乃至尊所居,更在城外。虽太上皇游心道素,志存清俭,陛下重违慈旨,爱惜人力;而蕃夷朝见及四方观者,有不足焉。臣愿营筑雉堞,修起门楼,务从高显,以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矣。

李恪和李承乾听了之后两个人齐齐愣了一下,而后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惊讶。

李恪觉得特别的匪夷所思,不对啊,马周上书表示大安宫太小,不适合让太上皇居住是真的,但是并不是在大朝会上直接说的,而是写的奏疏,并且奏疏之上也不仅仅是这一点内容。

马周是被李世民提拔上来的,他对李世民是非常感激的,所以哪怕是直言劝谏也是非常委婉的那种,现在这是……当面打脸吗?就差指着李世民的鼻子说你不孝了啊。

李恪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李世民,虽然李世民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是他就是觉得这时候对方的怒气值估计要爆表了。

马周的谏言简直就是出其不意,朝堂之上所有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