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199章 南唐的反攻(上)(1 / 2)

加入书签

上面咱们说了南唐方面进行过一次方反扑,但是这一次的反扑却是以失败而告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点成绩却比不上最终的大败,李景达和陈觉的两万精兵基本上撂在了这里。可以说这一次南唐方面算是损失惨重了。

可是后来周军虽然取得了这一系列的胜利,但是却还背着一个大包袱,那就是寿州,只要是寿州一天不攻下来,那么周军就不能说占领了淮南,而寿州靠近淮河,原本就是周军和南唐军交战的主战场,在这里也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周军主力。

所以要是拿不下寿州,这一部分周军就不能够转化为周军进攻南唐其他地方的生力军,反而要被牵制在这里,成为一个累赘,耗费粮食,拉低士气。

原本柴荣在寿州,对于军队还有一定的压制作用,毕竟柴荣的名气和威望已经打出来了,所以这些大军虽然很苦,但是一个个都是老老实实的,没人敢乱搞。

可是柴荣一走,这些人没了约束,就开始乱搞了,这也是五代的一种正常现象,也是比较滑稽的。

本来在南唐淮南一地,种植茶叶的比较多,所以这边还算是比较富裕,可是就是因为富裕,所以被当成了南唐的钱库,对这里那是百般压榨,淮南人民不堪其扰,希望换个皇帝。

所以他们听说周军要打南唐的时候,很高兴,家家户户又是出粮食,又是出钱的,反正看着这就是一场农民战争,这不禁又让我想起来了柴荣去打刘崇的时候,那也是人民战争,但是太原之战的结局却是很出乎人的意料。

这一次进攻淮南,在很多地方都和当年的太原之战,很类似,周军也是一到淮南的时候遭到了热烈的欢迎和追捧,但是不久就又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了。

当时在柴荣走了之后,大将们也不约束部下了。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在淮南打仗太苦了,士兵们也需要发泄一下,也需要捞点东西,不能干在这吃苦,这是谁都不满意的。

当将军的不敢得罪小兵,这在五代并不是很稀罕,反而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所以这些没有了约束的士兵,就变成了下山的猛虎,变成了饿了不知道多久的豺狼,开始到处劫掠。

这一下子就把民心失掉了,所以当时的淮南百姓,提起来周军都是开骂,后来为了抵抗周军的劫掠,这些百姓们自发的组织起来,建立营寨和周军作战斗。

但是他们毕竟是农民,要武器没有,要盔甲不多,要粮食更是刚好够吃,要坚固的防御阵地,更是找不见。

但是还有一句话叫做劳动人民是最有智慧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冲,这里面缺少武器,没事,咱们多得是农具,咱们多得是木棍,把棍子削尖,这就是武器,把农具改造一下,这就是不逊色于周军大砍刀的武器。

至于盔甲更是简单,找点纸板子,加在一起这就是一副盔甲。造纸术在唐朝已经是发展的很不错了,那时候民间比较多的是一种比较硬的草纸,因为草纸的纤维比较粗,所以做出来的纸比较厚,比较硬。

这样的纸弄多点,然后披在身上,这就是一副盔甲,至于这样的盔甲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那肯定是不能和铁甲比,但是据说防御功能也是很不错的,力气小点,一刀砍下去,并不能够完全砍透,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防御能力的。

至于营寨,更是简单,把木头围一圈,然后打猎的长弓拿上,把木头削尖放在外面,在在栅栏里面堆上木头或者石块,差不多数尺高,再高也就是一丈左右,并没有很特别的地方,和石头堆砌的城墙比起来,根本没就是小孩过家家。

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军针对这些农民军进行了好几次的围剿都失败了。他们还给这些农民军起了个名字叫做“白甲军”,原因就是他们这些人主要还是穿的是纸甲,而纸的颜色基本上接近白色,所以交战的时候,就看着远处一片白晃晃的,因此周军就叫他们“白甲军”。

虽然“白甲军”情况很糟糕,要啥没啥,但是他们有人,兵马还是不少的,而且还占据地理优势,他们建立营寨可不是在平地上,而是深山老林中,所以这给周军进行围剿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所以周军组织的好几次进攻全部都被打败了。

周军经过惨败之后,终于感受到了农民兄弟的战斗力,于是决定和农民兄弟们继续做好朋友,再来一场农民战争,所以此后周军将领开始约束部下,坚决执行柴荣定下来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规矩,而这些士兵之前也都抢了一阵,现在看着这些百姓,也不简单,于是对于上头下达的命令也没有多大的反感,也都坚决执行。

这样一来,这一支原本到处劫掠的周军,又变成了人民的子弟兵,百姓们看着他们的变化,很高兴,据说在周军撤走的时候,很多的百姓又开始拿着粮食和钱财前来资助周军了,不知道这是真的拥护周军,还是因为周军要走了,十分高兴。

不过综合看起来,还是真心拥护周军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当时劫掠的地方并不是很广,牵扯面也不是很大,此时周军“洗心革面”,很多人还是很看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