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164章进京(1 / 2)

加入书签

京师,天子脚下。

望着来往不断的人流,徐梁的心前所未有的宁静。

前世最开心的事情,便是自己请假跟女人相依在天安门看升国旗了。

他依稀记得女朋友在自己耳边悄悄说,那些士兵的步伐没有自己的步伐铿锵有力。

如今当初的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消失不见了。

也不知道她在未来过得好不好。

自己在也回不去了,而且自己再也不是那个微不足道的小巡警了。

如果说是累累的战争让他有了更多指挥经验的话,那么阎应元、吴神医、无名老者的改造,彻底改变了他的气质和神采。

他本来就见过不少大富大贵,繁华的城市他也见过不少,见到京师的时候,没有配军营那群土鳖兄弟诧异的大惊小怪。

他站在京师的中轴线上,虽然穿着朴素的儒衫,可是却很整洁,衣决飘飘,神采飞扬,不知道吸引了多少路人的注意。

徐梁一如既往的平静,他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满脑子都是最近的事情,想着以后自己该如何去做。

真定府的一幕幕,可以说是几次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人经历了太多的生死,就会看开很多无关紧要的东西。

本以为自己来到京师会顺风顺水,继续做自己的将军。

谁曾想到,自己莫名其妙的得罪了吴应熊。到了京师之后,自己没有得到一位高官的召见,可见京师的形势,比起自己要危险的多。

虽然徐梁并不怕事,但是徐梁也知道以吴应熊的性格,他早晚会报复自己。

这个时候,徐梁忽然意识到,大明倾颓,不是没有人想要拯救大明,而是掣肘的人太多了,紧紧是一个吴应熊就给了自己束手束脚的感觉,若是有更多的掺合进来,自己又该如何?

京师的形势,比起真定府要复杂一百倍。

不由得,徐梁忽然想起一句在后世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我们中国人如果自己不折腾,谁都不是我们的对手。

没到京师之时,徐梁憧憬的是京师的气势辉煌,堂堂皇明大气。

可是当他驻足京师街头的时候,京师迎接他的却是一阵阵大风携带者细粉丝的尘土而来,一旁的陈半书忍不住吟道:“长安路,长安路,尘埃十丈如烟雾。”

方书琦看土包子一样的看着众人,笑着说道:“燕市多飙风,常吹陌上尘。一层尘已去,一层尘又生。”

徐梁和配军营直接入城,这么一支只有一千人的队伍,对于眼下大军云集的京师来说,有些微不足道。

甚至连个像样的营地都没有,就住在被北京百姓抛弃的破破烂烂的房子里。

徐梁给传旨的太监塞了不少银子,那太监便回宫复命,没过多久,便返回,告诉徐梁一个意外的消息,圣上对于徐梁的安排还没有确定,让他暂时候命。

徐梁听了之后大吃一惊,他如何也没有想到,吴应熊的能量会这么大,本来安排好的云台召见,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没有了。

传旨太监对于崇祯的反复无常已经习惯了,安慰徐梁道:“陛下迟早要见你的,只是早晚的事情,你先在京师安心等待。”

大眼儿不忿的想要骂街,却被徐梁安抚住了。

陈半书和方书琦都是读书人,住军营可能不习惯,徐梁单独给他们租了公租房。

不要以为古代没有公租房,明朝的公租房叫廊房,住起来很便宜。尤其是眼下,机灵点儿的早就跑到南方避难去了。

留下的都是有家有业,舍不得离开京师的。

得不到皇帝的召见,徐梁天天就是练武武艺,训练士卒。

多余的时间,指挥士兵将营地休整一番。营地这东西看起来只是个睡觉的地方,但是营地是否整洁,直接关系到士兵的战斗力。

前线的军情源源不断的传回,李自成攻破了大同,算是彻底的统治了山西,京师变得日益岌岌可危起来。

不少臣子提议南逃,尤其是李邦华直接在朝堂上说了南渡的好处,可是在徐梁看来,大明的愤青太多了。

甚至有不少人公开说出崇祯你祖坟就在北京,你往南边跑,岂不是连祖宗都不要了。

崇祯本来已经下定决心往南边跑了,结果被这群人一咋呼,又不敢跑了。

皇帝也是人,背上不孝的骂名可不是好事儿。

徐梁站在来来往往的京师街道之上,看着过往的百姓,心中暗暗赞叹:“什么叫坑爹?这些人就是坑爹啊。你们不让崇祯走,又不办事儿,有个屁用!”

以前街道上出了小偷儿,徐梁最看不起的就是一种人,那就是别人提什么建议,他都能说出一堆反应意见,但是为他有什么办法,他却说不出来的人。

这种人最可恶。

忽然间,耳边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公子也是初到京师吗?”

徐梁转身望去,只见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娘,正浅笑嫣然的看着自己,不由的一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