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一章 印象埃及(11 / 12)

加入书签

摩西率领部落来到伊斯梅利亚,并用上帝耶和华赐予他的法杖划开红海,走出埃及本土。1000多年之后的公元初年,耶稣一家避难埃及,也是通过这里到达开罗。这些虽然都是传说,但考古研究证实早在中世纪时期这里就已经有了人类居住的痕迹。

苏伊士运河伊斯梅利亚段

1789年,拿破仑带领法国军队占领埃及,当时的伊斯梅利亚还只是一个叫作提姆萨赫的小村庄。在殖民统治时期,统治者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地方的重要性。1863年,苏伊士运河开凿。为了管理苏伊士运河,英法两国选中了运河中心的提姆萨赫村,在此建城,并以当时埃及行省总督伊斯梅尔帕夏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随着运河开凿,尼罗河的水流引至伊斯梅利亚,这座城市也逐渐繁荣起来。在尼罗河引流到伊斯梅利亚运河之后,这里变成了丰饶的农业区,人民安居乐业,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伊斯梅利亚省。

伊斯梅利亚城中的教堂

由于伊斯梅利亚有大量的农田,所以很快就成为埃及重要的蔬菜、水果基地。这里还有发达的养牛业、渔业。虽然这里的工业比较薄弱,但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下,开辟了工业区,电气、服装、发动机制造等工业已经蓬勃发展起来。

旅游业是近年来伊斯梅利亚的主要产业,一年一度的国际民族舞蹈节已经成为伊斯梅利亚的代表节日,每年都会吸引全球游客到来。

◎沙漠绿宝石

在埃及人的心目中,伊斯梅利亚这座城市不仅小巧玲珑,而且还非常娇艳秀美。这里有网格状的城市街道,还有许多花园和绿树环绕的广场,人们赞美这座袖珍型花园城市为沙漠绿宝石。

在伊斯梅利亚市内,最吸引游客的地方便是两个博物馆,一个是伊斯梅利亚博物馆,这里收藏者开凿苏伊士运河时发现的很多文物,包括每个时代的镶嵌画、石像、石棺等。而另一个则是雷塞布故居,虽然这只是一座欧式洋房,但里面却保留着雷塞布的很多遗物。

距离伊斯梅利亚10千米的夏杰拉高地上,还开辟了一座露天博物馆,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巴列夫防线的情况,亲身感受埃及军队英勇作战的大无畏气概。这里曾经是巴列夫防线中部的前线指挥部,目前仍然保留着两处完整的钢筋水泥工事、司令部和后勤部。

不管历史如何迭代,战争如何摧残,人类文明的延续却永远不会终止,就如同伊斯梅利亚这座城市一样顽强地绵延着埃及文明,从五千年前,到五千年后。

塞得港:运河边的明珠

作为埃及第二大港口,塞得港也是塞得省的首府。它位于埃及东北部苏伊士运河的北端,地中海与曼宰莱湖之间狭长的人造陆地之上,与河东岸的富德港相对而立。塞得港省辖区面积1351平方千米,约有50万人口。这里曾经只是一个小村庄,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而兴建成为一座城市,是埃及政府的自由港和经济区,在军事、经济上都具有特殊的地位。

◎亚非界上自由城

在1859年之前,塞得港只是一个小村落。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当时的埃及总督赛义德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座港口。运河通航之后,它就迅速成为一个重要的通商口岸。

塞得港中的船只

1956年6月,英国殖民者全部撤离了埃及。同年,纳赛尔总统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结束了西方殖民者对运河87年的统治。1967年6月,以色列发动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占领了整个西奈半岛,“十月战争”胜利之后,1975年埃及重开运河,并实行开放政策,将塞得港开辟为“自由城”,也就是埃及的经济特区,将它建造成为商品转口基地和国际贸易中心。

19世纪末,塞得港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加煤港,现在则以供应重油为主,为重要的货物转口港。同时,它也是尼罗河三角洲东部棉花、稻米、纸张、盐和冷冻食品的出口港。地中海和苏伊士形成的丁字形地带,让塞得港有大片的市区面朝着地中海,码头区朝着运河,不仅保留了浓厚的阿拉伯传统,而且还拥有适宜的气候。

塞得港是埃及第二大港,也是世界最大转运港之一。

夕阳下的塞得港

塞得港是世界罕见的三合一优良人工港,这里兼具城市、港口和运河三种特色,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港区由5千米的两道防波堤保护,以防止泥沙淤积。港区水域达32万平方米,水深达16米以上,每天可以接纳200多艘船只通过。

自开罗与塞得港的铁路开通之后,塞得港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成为尼罗河三角洲重要的出口港,因为它占据了印度洋、大西洋、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各国航路的要冲,也是通向阿拉伯东方和阿拉伯西方(马格里布)国际公路的必经点。

◎不屈的英雄城

塞得港属于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气温最高曾达37c。高温为这里带来了丰富的物产,也养育了性格火辣的人民。塞得港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的人民热爱自己的家乡,愿意为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