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34节(1 / 3)

加入书签

“既然要参加县试,四书可曾通读?”

苏泽连忙说道:“四书已经通读了。”

他的科举已经提升到了lv3,四书的内容已经记在他的脑子里。

“四书集注可曾读完?”

海瑞微微点头,不过苏泽这个年纪读完四书也只能说是读书人的正常进度,四书总共才十七万字(还不如小说的免费章节字数多)。

不过朱熹给四书写的《四书章句集注》,就有《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和《孟子集注》七卷,这些总字数超过了二十七万字,可要比四书本身的字数多多了。

苏泽老老实实的说道:“已经读完了,不过学生只通了《孟子集注》。”

海瑞皱起眉头说道:

“朱子有言: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你的蒙师没有和你说过这些吗?”

苏泽摇了摇头,他连个老师都没有,都是靠着自学和系统。

再说苏泽就对读四书五经没多大兴趣,特别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糟粕和朱熹本人私货不少。

苏泽肝技能也是为了科举,完全是当做应试教育来学的,自然也不会像古人那样当做毕生追求钻研。

海瑞见到苏泽不作答,还以为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蒙师,倒是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海瑞继续说道:“不过先读《孟子》倒也无妨,你说你读通了《孟子集注》,本官考较你几句。”

接着,海瑞从《孟子集注》中摘选了几个章节,苏泽有着lv3的科举技能,又刚刚吃了早饭,“粒粒皆辛苦”的被动技能也在发挥作用,倒也是对答如流。

这下子海瑞更加欣赏苏泽了,《孟子》一共三万多字,朱熹为之写了七卷的《孟子集注》,可以说是字字微言大义,是四书中最难学的一本。

苏泽先学《孟子》,能学到这个水平,县学中的一些生员都达不到苏泽的理解。

这也让海瑞多了几分爱才之心,他问道:

“你《孟子》读的不错,你读书几年了?”

苏泽想了想说道:“学生都是自学的,才读《孟子》不久。”

海瑞惊讶的看着苏泽,没想到苏泽完全是自学的。

不过看到苏泽破旧的衣服,估计家境也不太好,没钱拜师也是寒门弟子的常态。

海瑞正色说道:“读经没有老师指导,最容易读偏了,国朝开科取士百年,科举制义越发严谨,你这样乱读书时容易出岔子的!”

接着海瑞叹息一声说道:“我本来准备在县学中开一门课,给未通过童子试的寒门士子讲课解惑,可是我已经准备辞职了。”

苏泽惊讶的问道:“海教谕为何要辞职?”

海瑞此时刚入官场,儒家那套纲常关系束缚还很牢固,下属自然不能再外人前说上司的短处,海瑞只是含糊的说道:“做官不如意,家中还有几亩薄田,那还不如学五柳先生辞官归去。”

没想到海瑞现在就想辞官了,苏泽在明史上也没有读过这段记载,难道是自己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

通过刚才的接触,苏泽也知道了海瑞确实是一个清官,苏泽也不想南平失去这样一个好官。

苏泽想了想说道:

“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学生更喜欢范文正公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海瑞喃喃重复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确实像是范文正公说的话,你这是从哪里读到的?”

苏泽愣住了,海瑞竟然连《岳阳楼记》都没读过?

县衙

苏泽这才想起来,如今还是大明朝,《古文观止》还没成书,《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其实流传并不广。

大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读书人最推崇的是宋学,朱元璋将理学推崇为官方学术后,宋代学术研究蓬勃发展,也连带着宋代文学得到了广泛传播。

不过时人最喜欢的还是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三苏的文章,然后就是理学家二程和朱熹的文章,对于范仲淹这种大宋前期的文人并不关注。

到了大明朝中期,特别是经过“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后,大明朝廷的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也带来了一股强烈的反思思潮。

这时候作为官方学术的理学,以及宋代文学受到了强烈的批评,同时产生的复古思潮,开始厌弃宋学、宋文,开始提倡古文。

文学界提出了“天地再辟,日月为朗”的古文风潮,反对“宋元流弊”,文人士大夫又产生了两派,分别是推崇汉唐文学的汉唐古文派,另外一派则是推崇先秦散文的先秦古文派。

等到了正德年,心学席卷天下,成为和理学并立的“显学”之后,王阳明本身也推崇古文,反对宋代文学,宋代文学更是被整个文人圈子厌恶。

而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