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qshuwu.com

第314节(2 / 4)

加入书签

我皇室之威严!”

略作沉吟,刘承祐说道:“稍后,朕即下诏授册,封郡王,以昌黎为名!”

“臣拜谢陛下!”慕容彦超闻言,这下是干脆地拜倒了,情绪有些激动,老眼中竟然含着地泪花。

别看一直以来,刘承祐一口一个皇叔地叫着,但不管怎么样,他都姓慕容。朝野之外,难免有些不中听的话,如今,刘承祐给慕容彦超封王,于他而言,却是一种程度更深的认可。

“这两年,皇叔一心扑在城建事务上,对开封府的公事,难免有所些懈怠,朕也是可以理解的。”封赏结束,刘承祐转而又道:“但是,开封府毕竟大汉京师,天下首府,辖下诸县,管理着数十万士民百姓,怠慢不得。这样,封王之后,皇叔可先于府中休养一段时间,以解身心之疲乏。至于开封府,朕另遣干吏继之!”

听刘承祐这么说,慕容彦超脸上的喜意逐渐凝固,但见着皇帝侄儿那一脸温良谦和的笑容,心情大感复杂。

“臣多谢陛下关怀体谅!臣这两年,也觉自己在开封府颇不称其职,陛下的考虑,臣十分认同!”深吸了一口气,慕容彦超朝刘承祐拱手拜道:“不过,臣有一请,望陛下应允!”

“说!”刘承祐摆了下手。

慕容彦超道:“开封新城,每一条街道,每一段女墙,每一座城门,几乎都有臣的心血。然陛下以国情之故,停罢皇城之扩建,臣以为憾。只愿陛下重启工程时,仍以臣监之,必不负使命,也算酬臣以愿望!”

“朕允了!”听其言,刘承祐大方地挥动了一下袖袍。

“谢陛下!”

待慕容彦超告退之后,刘承祐回身,自御案上拿起一封武德司的密奏,上边所书,是在此次修城中,慕容彦超趁机赚取之资。折合铜钱约以五万缗,款项数目不算小了,却也不算骇人听闻,至少与以往慕容皇叔的作风相比,他算是克制的了。

这世上,就没有不偷腥的猫。在初期,慕容皇叔自然是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了,但到后期,终是没能忍住,借机牟了些利。不过,对此刘承祐倒也未表苛责,他的皇叔可比常思那老儿聪明多了,没做那种直接贪污的蠢事,更重要的是,开封城的修建,他完成得确实不错,也值得容忍。

“陛下,梁泉大捷!”

大捷

喜气洋洋而来,向刘承祐禀报的,是名身着绯袍的壮年官员,蓄着抹短须,面相端正,气质出众,虽为文士,却明显少书卷气。此人,便是赵普了。

刘词所辟从事幕僚中,以赵普与楚昭辅最为出名,受其重点推荐,刘承祐也只接见了这二人。楚昭辅年逾四十,以才干著称,办事能力突出,治政经验丰富,刘承祐察问之,应对也颇为敏捷,即拟制用印,拜其为沧州知府。

至于赵普嘛,哪怕就冲着其在历史中留下的偌大名声,刘承祐都高看他一眼,与其给事中的官位,就职崇政殿,侍奉御前,参赞军政。

能于漫漫历史中,闯下那般名声的人,都是每个时代的精英,而赵普俨然是其中出类拔萃者。并且,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刘承祐发现,此人虽非博学鸿儒,读书也不求甚解,但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不墨守成规,极通权变。

如此,给刘承祐以一种“新奇”的感觉,要知道,眼下大汉朝堂上的宰相、官僚,多保守顽固,并且接触地越久,给刘承祐的感觉越强烈。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宰臣范质了,这两年以来,在施政、断事、决策方面,屡有与刘承祐意见相左,并且固而争之的表现。

赵普则不然,进宫任职以来,每与之谈,总有所得,且多畅达,君臣之间,思想的火花激烈碰撞……

事实上,刘承祐继位以来的许多改革政策,都有效仿原历史中赵普为赵匡胤所谋。是故,谋国定策方面,二者意见往往相同相近,赵普对刘承祐的励精图治、施政驭军,也给了极高的评价与认可。二人共事不久,却有种君臣一体,志趣相投的感觉。

入仕不到半年,上下皆知,庙堂之上,又将添一位新贵。

这段时间,刘承祐操心的是黄河水患,挂念的是秦凤战事。此番,赵普是奉其命,去枢密院察问最新军情,结果带来喜讯。

“战事有结果了?”刘承祐凝眉舒展,看向赵普。

“陛下,大胜!”赵普兴奋地禀道:“向都帅设谋大破蜀军,前后歼敌五万有余,蜀国精锐敢战之卒,几乎一战而丧!”

“总算给朕等来了!”刘承祐抬手握了下拳,神宇间露出一抹振奋:“向训终不负朕望!”

“去,通知诸宰臣及各部司院主官及两衙统帅,崇政殿议事!”刘承祐朝着张德钧吩咐了句,又看向赵普:“给朕讲讲,详细情况。”

“是!”

喜悦的情绪,迅速收敛起来,刘承祐的神情,转而化为一种释然。

未己,崇政殿上,文武高官齐聚,各自面露轻松,都收到了西南战事突破,取得大捷的消息。包括李涛、范质等文臣,也都不自禁地有种欣慰,面上有种释愁的意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